點擊數:6672019-12-12 15:40:41
一個地產開發商,在一家石材公司購買了一批石材,然后裝飾在外墻上,最后工程完工了,客戶不滿意,破口大罵,說難看,可當眾多石材人看到后,卻覺得這才有魅力!
客戶就是覺得有色差!跟設計出來的圖不一樣!所以就很不滿意!但事實上呢?這種極具隨機性的特點,才正好說明了天然大理石獨一無二的魅力,這棟建筑,就是這個地球上唯一存在的!是絕對不可能復制的!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,消費者的觀念也需要行業不懈引導!
在上海世博會上,意大利館的外墻,石材根本就不分色、不排版,隨機安裝,可全體石材人都說“很藝術”。
沒有人說聯合國主席臺的石材背景墻不好的,全世界人都會認為他“很藝術”。如果把這個背景墻抬到一個酒店乃至家裝,恐怕會被搗毀一百次,因為,大多數人來看,簡直就是“垃圾工程”。
如果,美國的白宮,英國的白金漢,法國的盧浮宮,羅馬的大教堂,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,上海外灘那些一百多年前修建的條石建筑,都是中國石材人裝修的,恐怕全部都是“垃圾工程”,因為這些工程都是條石建成的,都存在色差。
國人極不喜歡色差,而喜歡規整、單一、簡單的設計風格。但國外,色差工程被認為是一種自然界更高的藝術,自然的,才是更好的。
試想,在大自然億萬年歲月中,成就了石材獨一無二的特質,而模仿天然石材的瓷磚卻要做成每件都一模一樣,怎么會有天然后石材的鋪貼效果?
沒有規律,即成極致規律;
沒有統一,即成極致統一;
沒有人為,即成極致魅力。
這才是石材的魅力所在!
“自以為聰明”的“誤導”
為什么在中國,整個建筑裝飾材料體系中,只有石材,要求是既無“色差”又無“缺陷”呢?絕不是廣大的消費者要求太高,而是石材人“自以為聰明”的“誤導”造成的。
多年來,石材品種材料的好壞,被石材人帶入了誤區,往往業務員會主動告訴消費者哪種石材好,哪種石材不好,有的企業竟然把這樣的“誤導”當成了自身企業的競爭力。殊不知,為了這一點點所謂“好”,就要從一整塊荒料中“挖取”,“殺雞取卵”即便是“卵”賣了三倍的價錢,也沒有把“雞”錢賣回來,這就是很多石材企業所賺的錢就在一堆廢料中的原因。
石材色差,美得自然,美得個性,別再說色差不好了,那是你不懂美!